新书坊 | 《三曹诗选》(余冠英古诗选注系列)
新|书|坊
2024年11期
品读三国英雄时代的文采风流
《三曹诗选》集中了曹操、曹丕、曹植父子三人最具代表性的诗歌作品,是最经典的汉末建安时期诗歌的选本,本书选目精当,文字深入浅出,每诗都配有题解、注释,体例严谨细致,非常适合古代文学爱好者尤其是学生阅读。
三 曹 诗 选
(余冠英古诗选注系列)
余冠英 选注
2024年2月出版
ISBN:978-7-100-22858-9【内容简介】余冠英先生研究先秦汉魏六朝诗歌数十年,并且致力于古代文学的推广和作品选的编订。他为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曹操、曹丕和曹植父子专门编选了《三曹诗选》。《三曹诗选》篇幅不大,只有不到十万字,但全书选目精良,包含了三曹所有的代表性作品。体例精当,每诗附有题解,重点讲解诗歌背景、体裁特点、艺术价值等,注释部分释义准确、文字深入浅出,非常适合中等学历及以上广大古代文学爱好者阅读。【作者简介】
余冠英(1906—1995),著名学者,中国古典文学专家。193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曾任教于清华大学、西南联大、北京大学等校。后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学术委员会主任、《文学遗产》主编。著有《汉魏六朝诗论丛》,选注《诗经选》《汉魏六朝诗选》《乐府诗选》《三曹诗选》等。由他主持编写的《中国文学史》是古典文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成果,经他主持编选的《唐诗选》,为公认的唐诗优秀选本之一。
余冠英先生
前言
曹 操
度关山
薤露行
蒿里行
对酒
短歌行
苦寒行
步出夏门行
却东西门行
曹 丕
钓竿行
十五
短歌行
燕歌行二首
秋胡行
善哉行“上山”篇
善哉行“有美”篇
丹霞蔽日行
上留田行
大墙上蒿行
艳歌何尝行
煌煌京洛行
芙蓉池作
于玄武陂作
杂诗二首
清河作
清河见挽船士新婚与妻别作
代刘勋出妻王氏作二首
曹 植
箜篌引
薤露行
鰕䱇篇
吁嗟篇
豫章行二首
浮萍篇
当来日大难
野田黄雀行
门有万里客行
泰山梁甫行
怨歌行
精微篇
桂之树行
当墙欲高行
名都篇
美女篇
白马篇
苦思行
升天行二首
五游
远游篇
仙人篇
斗鸡篇
盘石篇
种葛篇
公宴
七哀
送应氏二首
杂诗六首
喜雨
离友诗二首
赠徐幹
赠丁仪
赠王粲
赠丁仪王粲
赠白马王彪
赠丁翼
朔风
矫志
杂诗
三良
情诗
弃妇诗
七步诗
失题
精彩试读前 言余冠英
三曹诗歌的主要共同特征(也是建安诗歌的共同时代特征)就是现实性、抒发性和通俗性。抒发性可以说明这时代文学的现实性的特点,通俗性则是现实性的内容所决定的。这里就这三点再补充一些说明,为了方便还是先从抒发性谈起。
从两汉辞赋的发展看来,建安以前辞赋的内容以颂扬鉴戒为主,到建安时代便由颂扬鉴戒而抒情化。从乐府诗歌的发展看来,汉乐府民歌本以叙事为主,到建安作家手里便由叙事而抒情化。两者都表明抒发性是建安文学的特色。
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序》说王粲“遭乱流寓,自伤情多”,说应玚“流离世故,颇有飘薄之叹”,说陈琳“述丧乱事多”,说曹植“有忧生之嗟”;刘勰《文心雕龙·才略》篇说刘桢“情高以会采”;锺嵘《诗品》说曹操“颇有悲凉之句”,又说王粲“发愀怆之辞”。从这些说明都可以看出建安诗歌的抒发性。刘旦宅《十二诗人画像册》中的曹操形象
关于建安诗歌,《文心雕龙》又总括地说明道:“文帝、陈思……王、徐、应、刘……慷慨以任气,磊落以使才。”(《明诗》篇)又道:“观其时文,雅好慷慨,良由世积乱离,风衰俗怨,并志深而笔长,故梗概而多气也。”(《时序》篇)慷慨之音就是建安诗歌抒发性的具体表现。当时文人饱经流离,生活的感触多,这种感触便是慷慨之音的由来。他们一般都有恐惧生命易尽,急于乘时立业,追求不朽之名的思想。如陈琳诗云:“骋哉日月逝,年命将西倾,建功不及时,钟鼎何所铭?”(《游览》二首之一)和曹操的“壮心不已”、曹植的“慷慨不群”正相类似。这种感情和“愍乱离”的感情都是建安诗慷慨之音的共同内容。这种内容不但反映了社会的丧乱,也反映了这个新时代文人的积极精神。这样的慷慨悲歌永远有一种强烈的感人力量,后人所谓“梗概多气”或“建安风骨”便是指这一种力量。
建安诗歌不但在思想内容上反映了社会现实,而且还具体地描写了社会生活,前面曾从三曹的作品里举过这一类的例子,其余如王粲的《七哀》、陈琳的《饮马长城窟行》、阮瑀的《驾出北郭门行》、蔡琰的《悲愤诗》等,各自写出社会苦难的一面。这些作家或半生戎马,或历经忧患,实际生活的接触面广,感受得多,体验得深,所以作品的现实性强。另一方面,乐府诗的现实主义精神也给与建安作者直接影响。乐府民歌本是直接描写人民生活的,像《孤儿行》《战城南》一类的乐府对于建安社会诗有直接影响。阎立本《历代帝王图》中的曹丕形象
乐府民歌对于建安文人诗是从内容到形式都产生影响的。上面谈过三曹诗的民歌化,“民歌化”便包含着语言的通俗性这一特征。将一般建安诗和两汉正统文学—赋颂和四言诗—比较起来,通俗化的色彩是很明显的。尽管比起最初的五言诗(如班固的《咏史》)来,建安作品显得文采化,比起朴质的民歌来,又不免“雅词”化,但基本上还是明白自然的语言,不曾失掉“乐府性”。这一点在当时词采最华茂的曹植诗里也还是很显著的。
顾恺之《洛神赋图》中的曹植形象
相关推荐
新书坊 | 周一良:《魏晋南北朝史论集》(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
【讲座预告·百年学脉】举袂朝阳作凤鸣——我所知道的余冠英先生
文案 | 田媛
微信编辑 | 张鹏
碎金书坊
商务印书馆学术中心文史类图书公众号
欢迎关注,了解更多精彩
豆瓣小站:"碎金书坊"(cpclassics)https://www.douban.com/people/231899450/